• 021-62378387
杏花楼牌食品.1851
 
主持人: 吴翔
发布日期:2018-06-11 查看次数:1900
 

杏花楼牌食品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将人们的视线从国外饕餮大餐转向了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不仅受说粤语的广东人、香港人的喜爱,也深得上海人钟爱,上海人对于粤菜的钟爱不亚于沪菜。在上海最有名的粤菜馆,非杏花楼莫属,对于上海人来说,杏花楼就如同一个老朋友, 亲切熟悉。

 

 


设计背景:

     拥有一个半世纪历史的杏花楼创于1851 年,相传是由广东人“胜仔”在上海开的,主营广东甜品和粥类,原名“探花楼”。民国初期,因广东人来沪经商的的工商业者日益增多,客店需要扩大经营,大家推荐了擅长粤菜的当家名厨李金海为经理。李金海的上任为探花楼带来了重大转折,他发现供应小吃已不能适应商业上的交际应酬需要,提出了增加筵席等业务。于是1927 年小吃店便翻建成了四层楼大饭店,以满足不同的用途。店内装潢考究,不论是家具还是摆饰都流露出高贵优雅、古色古香,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虽然生意火爆,但名气不大,于是李金海接受老顾客苏宝华先生建议,以诗人杜牧的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据,将店名由“探花楼”改为“杏花楼”,既优雅又响亮。因此,杏花楼吸引了大批的工商界、军政界人士,名声大振。这种突出传统优势的经营理念使得杏花楼找到准确定位,它既以广东菜肴著称,又是显示身份地位的场所。

 

 

品牌经典:

      盛开于清明时节的杏花是中国十二花神中的二月花,古人著有诗句如“一陂春水绕化身,身影妖艳各占春。”“沾衣欲湿杏花雨”“红杏枝头春意闹”借杏花赞叹浓浓春意美景。以“杏花”为名,会让人联想到细雨蒙蒙中的淡粉清香,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在清明时节盛开的杏花还能唤起在上海打拼的他乡人的思想之情,拉近了与顾客之间的距离。从字号逐渐变成商标的店招“杏花楼”三个大字,既端庄凝重,又潇洒自在,这是出自清朝末代榜眼大书法家朱汝珍的手笔。文革时期,这个清代探花书写的招牌在文革时期也是因为员工的巧妙保护才幸存至今。

李金海捕捉到中秋节吃月饼这个中国传统习俗,决定以前店后工厂的形式开始制作和销售杏花楼广式月饼,并聘请名师制定配方。现在家喻户晓的杏花楼月饼,在制作之初并无名气,李金海一方面改进工艺、提高月饼口味质量,一方面针对竞争品牌唱对台戏大力宣传,终于杏花楼月饼在上海名声大噪。之后杏花楼不断改进工艺,月饼的外观、用料、口味都独具一格。

极具商业头脑的李金海还意识到,在讲究生活品位的上海,徒有美味的月饼而没有精美的包装是不能在竞争中取胜的。他特聘请了上海著名国画家杭樨英设计绘画了一幅重彩国画“中秋明月,嫦娥奔月”,并配以“借问月饼哪家好,牧童遥指杏花楼”的诗句。这幅彩色国画印在硬板纸上制成月饼盒,一经上市便广受欢迎,极具传统民族风格的图案配以朗朗上口的诗句,让消费者倍感亲切。虽然文化大革命时期,这幅“嫦娥奔月”被销毁,但到了七十年代,杏花楼请上海著名画家唐云绘制了一幅新的“嫦娥奔月”图。1985年,上海著名年画家李慕白又重新绘制了一幅“嫦娥奔月”,并按此画面制作了硬板纸和马口铁两种包装盒。后来这个包装成为杏花楼月饼的标志性包装,是多少上海人曾经的回忆。 

品牌故事:

清末著名思想家、革命家章太炎从事革命运动奔走四方内外,一日他被杏花楼的招牌所吸引并进店就餐,熟悉的味道短时款为了居无定所的革命家的思想之情,精湛的厨艺也让他大嘉赞赏,提笔“蜜汁能消公路渴,河鱼为解君臣愁。”曾经的上海老市长汪道涵先生为杏花楼题词:“群贤毕至”。

杏花楼的配方也成了独门秘方,已当作文化遗产存进了银行保险箱。现如今的杏花楼,不仅传承着老字号多年的宝贵经验和饮食文化,同时,也尝试着顺应人们变化的观念,加入现代的元素和需求,注重创新。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中华老字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也同样是对待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精神。

杏花楼原名探花楼,后取《清明》中“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中“杏花”二字,改名杏花楼。该品牌从1851年创立时仅经营广式粥点和夜宵的小店开始,通过不停创新和对菜式的反复改良,到20世纪20年代已发展为沪上精通粤菜并兼营英美大菜(西餐)的著名饭店,位于福州路上的杏花楼为一栋三层建筑,整栋建筑外立面极具中国南方商业特色,所有的外立面除了窗户外全被“精明”的店家利用起来,杏花楼所擅长的所有菜式与承接业务在外墙上一览无余,其紧密而直白的招匾合一的表现形式让消费者在途经饭店门口时不禁以为来到了广州的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