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62378387
回力牌球鞋.1934
 
主持人: 吴翔
发布日期:2018-06-18 查看次数:1626
 

“回力”牌球鞋

“回力”鞋作为一款中国尽人皆知的品牌,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初几乎就是运动休闲鞋的唯一象征;简洁鲜明的设计使得回力在品牌匮乏的制鞋产业中显得卓尔不凡。曾几何时,中国的校园、工厂和田间地头满是白色红边的“回力”鞋,拥有一双回力鞋在青少年中已经是相当牛的潮人标志。从布鞋到“解放鞋”,再从“解放鞋”到“回力”鞋,那是中国青年穿鞋史上的两次飞跃。直至90年代中期,当时被称作“旅游鞋”的耐克、阿迪达斯踏进中国,才打破“红白色”一统江湖的局面。 

 

设计背景:

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政府紧闭的国门,包括橡胶制品在内的洋货潮水般从黄浦江、珠江等口岸灌入,1919年,广东籍日本华侨容子光、容祝三兄弟与潘氏兄弟集资约2万银元,在上海创办中华橡皮厂,拉开上海和中国民族橡胶工业的序幕。虽然该厂仅存活3年,就因技术落后而在与洋货竞争中败下阵来,但上海民族橡胶企业发展的冲动已无法压抑。


1927年,杂货店伙计出身的江苏江阴人刘永康与人合资,在上海唐山路开设义昌橡皮物品制造厂(1929年改组为正泰橡皮物品制造厂),专门生产胶鞋。该厂即是回力鞋厂的前身,上世纪20年代末,该厂就已开始使用“回力”商标并与1934年正式注册。1934年,广东兴宁人袁树森设计了“回力”商标,图案为一位形态舒展手挽长弓的力士,呈现出一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姿态,力士弯弓射日的图案备受刘永康的青睐,正如“回力”品牌的英文名WARRIOR(勇士)一样,该商标图案也是中国的后羿射日神话,与西方的“勇士精神”的完美结合,被当时的青年奉为时尚。



品牌经典:

“回力”鞋之所以受追捧,与他的质量和外观有着密切的关联。当时,“回力”鞋都由一些制鞋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手工操作,生产一双鞋需要很多道工序,制作流程也十分严谨、复杂,工艺相当考究。一双球鞋最核心的部分是鞋底,其耐磨程度取决于橡胶的纯度。“回力”鞋的鞋底质量是出了名的,其耐磨性和防滑性也是当时同类产品所不能比拟,1948年,回力厂根据人体脚步构造,设计出弓型鞋底的球鞋,鞋底放置特质海绵,使得鞋子穿着舒适有弹性。

最初的“回力鞋”可以算做高端消费,它的价格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1956年,回力鞋厂为国家男子篮球队研发的“565”高帮篮球鞋,惊艳一时,售价9元多,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半个多月的工资。

回力鞋的风靡几乎是与中国体育事业的逐渐崛起所相伴,早年的共和国品牌一切以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为工作目标,往往缺少推销产品的概念,回力鞋也不例外。但幸运的是,当中国体育健儿一次又一次荣获金牌问鼎世界,这些脚踏回力出现在报端新闻的明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回力品牌的最佳代言人,一如当时已席卷世界的阿迪达斯与耐克一样,回力开始成为中国年轻人的宠儿。

而回力”鞋真正开始穿上寻常百姓们的脚,还要等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回力鞋厂设计出了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白色红边”篮球鞋。这个经典的设计采用红白两种主色,图案简洁明快,颜色极具跳跃感,加上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它创造了一款球鞋连续畅销十余年的神话, 也使得“回力”这一品牌更加升入人心。


品牌故事:

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运动产品打入了中国市场,市场和政策的多重压力,一家家生产解放鞋的分厂相继关闭,“回力”鞋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直到政府把“回力”品牌从破产企业中剥离了出来,新成立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回力”品牌这才得以延续。

新组建的回力鞋厂,开始以市场为导向,越来越关注到消费者的需求,借鉴耐克和阿迪达斯“品牌运作”的模式,公司到中原和西南地区去挑选质量最高、成本最低的制鞋厂,由其代工。公司则掌握品牌、技术和营销这3个附加值最高、最重要的环节。在产品的种类上,除了经典的红白些列,新产品添加了更多时尚元素,丰富了产品线,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虽然“回力”鞋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出口海外,但当时出口占销量的比重微不足道。如今,工厂每年出口到中东、欧美和东南亚的产品,占销售额的四成,成为欧美时尚圈炙手可热的新宠。并在法国《ELLE》杂志的大力追捧下,俨然成为挑战匡威时尚主导地位的不二人选。

 

时代回忆

随着怀旧风潮的刮起,海魂衫、回力鞋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个曾被老一辈戏称为“臭胶鞋”的经典又一次出现在街头巷尾,成为新一轮时尚界的风向标,而回力鞋厂也在改革的阵痛和市场的冲击下重新起步,这个近八十年的民族品牌正如他的名字一般,以勇士般的斗志,投入到新的挑战中。而那不可复制的回忆魅力,也随着回力鞋的重出江湖,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