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62378387
大无畏牌电筒,1930
 
主持人: 吴翔
发布日期:2017-11-06 查看次数:2847
 

“大无畏”牌电筒、电池(汇明电筒电池厂)

上海汇明电筒电池厂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电筒、电池生产企业,由知名下商业者、电器工程专家丁熊照先生创办。20世纪30年代该厂生产的“大无畏”牌电筒、电池等产品,是国内电器行业的传统名牌产品。


早年,丁先生经同乡介绍,在上海一家由广东人张兆元先生开办的大东电池厂任职员,其主要工作就是为工厂推销产品。该厂的主要产品是电筒、电池等小电器产品。在大东电池厂工作期间,丁熊照勤奋好学,钻研业务,虚心征求客户意见,努力做到热情待客。这样,他不仅获得很好的经济收入,更学到了许多有关电池制造、销售等多方面的实用技术和宝贵经验。之后,由于丁先生所在的大东电池厂经营不善、管理不严,不断出现经济危机,最后只能宣布歇业。

1925年秋,他与在工作中结识的4位好友,经过多次协商,决定一起合股,集资800块银元,召集几位电池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寻找生产厂房,购买生产设备,重新筹办电池生产厂。同年年底,由丁熊照先生一手创建的位于上海南市方浜路永华里的汇明电池厂,正式投入生产。初创时期,工厂只租赁了两间民居,雇佣了六名工人,使用的电池产品商标为“鸡”牌。经营不到一年,汇明电池厂的其他三位股东,因意见不合,便告退股,工厂改由丁先生独资经营。

创办之初,工厂生产条件简陋,资金微薄,但丁熊照先生的意志不弱,他决心要与社会上的名牌洋货一争高低。丁先生觉得工厂原来使用的“鸡”牌商标名称不够响亮,更没有一种奋发向上、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气势。经过多次考虑,反复琢磨,他最后决定改为“大无畏”牌,以此激励自己要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走出一条不同一般的创业之路。


根据工商史料记载:丁熊照先生创建电池厂获得成功后,为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他曾于19294月,在上海南市小西门中华路1206号,独资创建与电池业相关的永明电筒厂。为了增强与洋货电池、电筒等的竞争实力,一年多后,丁先生决定将自己创办的汇明电池厂与水明电筒厂进行资产合并,重新组建一家新厂,即上海汇明电筒电池厂。新的工厂占地35亩,新建厂房一万余平方米,添置最新的机器设备,职工由最初的六人增加到现在的五百余人,生产有与电池相关的产品如电筒、电珠等。为了使产品能配套生产,工厂先后创办了永明炭棒厂、和明炭精厂、保久小灯泡厂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电池、电筒配套生产体系。

30年代初期,与“大无畏”牌电池一样,“大无畏”牌手电筒、小电珠、炭精等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名牌产品。至1935年,汇明电筒电池厂的日产干电池已高达7000打,电筒达800打。“大无畏”牌电筒、电池的产销量,均居国内同行业之首。“大无畏”牌电池还通过中国香港市场,销往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及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据有关资料统计:当时国内有电筒、电池生产企业三十余家,而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仅汇明电筒电池厂一家。汇明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电筒、电池生产企业,而“大无畏”牌商标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电器行业中的第一名牌。另外,“大无畏”牌商标还多次获得西方国家同行的称赞,如英国伦敦维泰利电器公司对“大无畏”牌电筒、电池产品质量如此之优,曾表示惊讶,并给予高度赞扬。

 

抗战前夕.该厂又扩大生产规模,在南市瞿真人路(今瞿溪路)局门路口,购地新建生产厂房。但由于抗战爆发,新一轮的生产和销售等均受到较大影响,但工厂积极参与抗日爱国的信心却很高涨,多次将大量优质的“大无畏”牌电筒、电池直接销往解放区,支援抗战前线。上海沦陷后,日商松下电池株式会社依仗日军的武力,假惺惺地以“技术交流”、“合作生产”等名义,多次上门与丁先生等商谈“合作”,共同生产“大无畏”牌电池等。日商多次引诱洽谈不成后,便恼羞成怒,以武力威胁。丁先生等不为所屈,数次义正词严地回绝日军说:“你们是日本人,我们是中国人。中日两围正在打仗,我们怎么能与你们进行技术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与其他民族工业企业一样,汇明电筒电池厂和“大无畏”牌商标重新获得了发展机会。“大无畏”牌电池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均已赶上国外同类产品。1954年,工厂生产的“大无畏”牌电池等不断接到外商订单,产品远销欧美各国。

1956年,在公私合营运动中,汇明电筒电池厂、明炭精厂、保久小灯泡厂三厂经过清产核资,全部资产约为人民币1000万元。公私合营后,新的汇明电池厂根据市场需求,加快了电池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期间,工厂主要生产的新产品有“大无畏”牌碱性电池、镍镉电池、锌银电池等。还有该厂按照上级要求,将电简产品转入其他单位生产。20世纪60年代初.汇明厂按照国家产业调整的要求,一度成为全国唯一生产镁贮备电池的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