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62378387
上海牌照相机
 
主持人: 吴翔
发布日期:2018-06-11 查看次数:1950
 

上海牌58-II型照相机



 

设计背景:

1957年初,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一五”计划制造业全面发展的计划目标,决定由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顾训方牵头,专门成立照相机试制领导小组,由上海市计划委员会轻工业处处长任组长,上海市轻工业局、第一商业局等有关领导参加,由商业一局所属上海钟表眼镜公司承担组织试制班子。

上海钟表眼镜公司接到试制任务后,于19579月成立了以钟表眼镜公司副经理白斐和吴国城为领导的照相机试制小组,成员由公司技术科副科长游开瑈、冠龙照相器材商店经理乐秀山等6人组成,当时四川中路南京东路口原惠罗百货公司大楼4楼一间办公室作为试制场地。

1 上海四川中路南京东路口惠罗百货公司旧址

 

上海照相机试制小组成立后,参照当时的苏联“佐尔基”照相机加紧设计研发。1958年1月,使用135胶卷的“上海58I”型照相机试制成功,为了批量化生产“58-I”型照相机,试制小组立即招兵买马,扩充为上海照相机厂筹建处。

1958年11月,上海照相机厂筹建处和大明誊写用品厂、海通工艺厂、正丰五金工业社、勤联文具厂、施鹤记电镀厂等合并成立上海照相机厂,员工405人,当年生产“上海58-I”型相机1000架。

“上海58-I”型相机作为我国第一架以工业化流程生产出来的照相机,作为第一单镜头旁轴取景相机,在我国照相机发展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地位。

“上海58-I”型照相机报道—刊登于《大众摄影》杂志1958.12

3 “上海58-1”型相机试制成功刊登于“解放日报”19581

 

上海照相机厂推出“58-I”型照相机后,发现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测距系统使用繁复,机构不稳,遂将取景测距两个系统合并成一个系统,并增加万次闪光灯连动插座,具有1/30秒闪光同步功能,使结构更合理,性能更完善,定型号为“上海58II”型照相机,19599月正式投产。19599月,为了纪念新中国建国10周年,500架“上海58-II”型照相机被送往北京,上海地区上市了300架。“上海58-II”型照相机是中国第一架大批量生产的照相机,截止19619月一共生产了6.68万架,因销路滞销而停产。

  

  图4 “上海58-II”型照相机说明书,均用手工设计,其中“58-2”字样写法不正确,“照”字也不是规范字

 

1959年年底,上海照相机厂研制成功了高级曝光表,曝光表通过测量出光量在计算盘上显示拍摄所需光圈系数和拍摄速度,可装于“上海58-II”型照相机上或者单独使用。当时的文汇报和大众摄影杂志都刊登了这条新闻。

 

5 “上海58-II”型曝光表试制成功-刊登于“大众摄影”杂志19602

6“上海58-II”型曝光表试制成功-刊登于195912月文汇报

 

品牌经典:

1.   整体造型

“上海牌58-Ⅱ”型相机被定位为高端用户的产品,据当时主要设计师游开瑈先生介绍,他对欧洲各种相机进行了考察,发现世界上所有的机械相机,都因为其机械结构精密或出于尽力追求小型化、轻量化的目的,因而并没有给外观、色彩、肌理设计留下多少余地。为了平衡各种要素,试制小组选择了“莱卡”相机作范本,从产品设计角度而言,选择莱卡就意味着选择了“功能先行”的原则,也就是说“58-Ⅱ”型相机将以纯几何形态来进行设计,全盘继承了德国包豪斯的设计思想。

“上海58-II”型相机在设计上,参考当时德国顶级135旁轴“莱卡—Ⅲb型”照相机,仿制改造后生产出“上海58-II”型照相机。由于制作上也极为精致,被戏称为莱卡的上海版。

孙云清先生现年已有80多岁,他是上海照相机总厂的老工人,当说起“上海58-II”型照相机时,他回忆道:

“德国莱卡Ⅲb”型相机是1936年设计出来的,我们是1958年开始搞的,比他们晚了20年,但是我们一起步就到这个水平了。这时前苏联也试制了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但仅凭他们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便把德国的工厂设备工程师都抢回国内,但直到1950年才搞出了佐尓基相机,原来想摹仿佐尓基相机,后来发现它不够先进,干脆就直接摹仿莱卡了。因为领导和工人师傅都在议论北方已经试制出了相机,上海不能比他们差,干脆找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仿制。”

7 德国“莱卡b型照相机

文本框: 图7 德国“莱卡Ⅲb”型照相机

 

 

“上海58-Ⅱ”型照相机整体机身造型设计成接近13“宽屏幕”比例的扁圆桶体,精致小巧,便于携带。各个部件大小的比例,根据操作所需的“人机工学”常识来设计。顶部为完成取景等功能增加了一个横卧构件,所有操纵旋钮为圆形,与前者互相咬合,有机共存。

从俯视图看,右侧胶片旋钮以提供操作者以较大力量转动胶片,左侧回转旋钮次之,速度旋钮最小,闪光灯基座嵌在由底面造型避让出的位置,各部件大小、造型已经设计师刻意调整过,品牌加之标志及编号形成有机整体,呈现出有机的设计美感。

镜头平时退缩在机身内,使用时抽出,缩小了体积,便于携带,镜头还可以卸下作放大镜使用。除机身外所有部件都是手工制造,手工装配,手工校准。

胶片旋钮

 


伸缩镜头

 

8. “上海58-Ⅱ”型照相机俯视图


9. “上海58-Ⅱ”型照相机分解图

 

2.   细节设计

“上海58-Ⅱ”型照相机整个机体采用铝材为基本材料,机身下部及经常与手接触的部位用硫化橡胶装饰,这样一来,在拍照时手更容易握住相机且不容易留下明显的手印痕迹,也便于清洁。卷片旋钮、对焦口、光圈及快门旋钮与手部接触部分用金属滚花工艺,增加了摩擦力,以便精确操作。“上海58II”型照相机不仅材质做工精湛,而且经典的黑色和典雅大方的银色搭配更显现出产品整体的高档感。

                                                                                  

                                                  

10. “上海58-Ⅱ”型照相机部件金属滚花工艺今天来看仍然十分漂亮

 

在“上海58-Ⅱ”型照相机的顶部和光圈上是该产品的品牌标志。顶部的标志为黑色,与下方“中国上海照相机厂”相呼应,右边是产品编号,光圈上的标志则设计成显眼的红色。

品牌标志设计为一个简单的几何图案加上“上海”二字。几何图案为两条中心对称的直线,中间圆形被2条直线所阻隔,这个图案的涵义和照相机本身的成像原理有关,中间的圆形象征着镜片,而两条相交的直线恰如光线一般,透过镜片后将影像记录下来。这样设计品牌标志不仅简单易记,而且与产品本身非常吻合。

11. “上海58-Ⅱ”型照相机顶部品牌标志

 

 

品牌故事:

1设计师介绍

游开瑈先生是“上海58II”型照相机的主要设计师,他1928926日出生于福州,1947年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先学经济专业后转入工科。后又在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专修精密机械、电影与照相原理、设计等全部课程,并在上海机械学院随德国专家研习“光学冷加工与真空镀膜”课程。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在编制第一个五年工业生产计划时,认为有几种轻工产品一定要搞出来,目标是照相机、手表、电视机等。那时在一无工艺设计及图纸,二无生产设备、场地,三无技术力量,四无新产品试制费用的困难条件下,各级干部、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们,都憋着要为上海,为祖国填补轻工业产品品种缺门的一口气,他们千方百计,因陋就简,分类摸索,希望早日搞出第一只新产品来。
    1957
年初,为了集中力量试制第一只照相机,在上海市计划委员会的领导下,专门成立了照相机试制小组,一开始碰到一个难题,就是要有人去干这件事,轻工业局表示无能为力,派不出合适的人。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商请第一商业局所属钟表眼睛公司派人搭起试制的班子。因为钟表眼睛公司所属大商店有修理照相机业务,有一定的修理经验和技术基础,有的前店后设修理工场,会磨制眼睛玻璃片,也有加工照相机镜头及光学元件的条件。当时钟表眼睛公司领导同志表示极大的支持,为了完成第一只照相机试制任务,他们派原任公司生产技术科副科长游开瑈同志为骨干,负责抓试制工作。游开瑈同志解放初期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工作,为支持商业部门而调到钟表眼睛公司,他虚心好学,肯钻研技术,愿为试制新产品作出贡献。那时他仅28岁,而对试制中重重困难,毫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迎着困难上,日日夜夜把全部精力倾注到试制工作中去。游开瑈同志一开始就单枪匹马,亲自到处奔走,搜集国外照相机资料,经过几个月努力,提出以“莱卡”135型照相机为试制目标,经过试制小组研究,同意试制方案,从19577月开始进行测绘、研究、仿制和改进设计工作。为了镜头里的光学玻璃的试制,游来瑈同志三上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求援,经中国科学院学部批准,由长春所承担设计任务,这样才解决设计数据和图纸。所需光学玻璃从东北跑到北京,好几个工厂给予大力支持才买到。光学玻璃的加工,由吴良材眼睛店附属工厂的吴高峰同志承担。因此可以说,镜头全部自己制造、自己装配。而且试拍一次初步成功。

游开瑈是个创业的工程组织者。在上海照相机厂组织培育了一批中国照相机工业的技术人才,还在百忙之中为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编写了《照相机原理与设计》教材,并亲自任教,为培养中国新生的照相机技术人才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2 收藏家的故事

在上海星光摄影器材城经营二手相机店的收藏家林家瑞先生告诉笔者,他年轻时受到父亲影响喜爱摄影,他拥有的第一台相机就是“58—II”型,当时售价是80元,可谓不菲。他回忆道:当时胶卷十分昂贵且都是前苏联和匈牙利的产品,每卷5元,相当于现在50元左右,上海电影制片厂剩下的零星胶卷,卷好了无商标出售,每卷1.5元。当时拿着相机去吴淞口拍照往往会被怀疑是特务,很危险,拍摄后在家里冲洗,放大时开着红灯,只要有光线透出,居民委员会会去报警,派出所会来调查。但无论如何拥有这台相机还是给自己带来了不少乐趣。当时上海能够“玩相机”的人不足3000人,而当时上海人口是300万。

12 收藏家林家瑞

 

    中国科学院光学研究所的一位摄影爱好者曾回忆:196410月,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经熟人推荐,到王府井百货大楼旁照相器材店,买了一架“上海58-II”型135照相机,它是我的第一台照相机。但是在用了不到半年之内,照相机幕廉被送回去修过两次,快门修过一次。慢门总是不准,后来干脆就不用了。最要命的是成像质量非常虚,不但边上不清楚,连中间也不清楚。印一吋照片还可以,放到2吋不如120照片清楚,放大到34吋就非常模糊了。

    当时听说第一批是安装佐尔基的4片三组的镜头,很是羡慕。卓尔基的INDUSTAR 22 50mmF3.5镜头是仿製莱卡的LEITZ ELMAR 50mmF3.5镜头,两者都是非常锐的著名镜头,为什么仿制到58-II,就那么模糊呢?根据陆田三郎发掘的资料,“上海58-II”型照相机的光学部分的设计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研究所完成,镜片是委托上海吴良材眼镜厂加工,上海钟表厂担任机身设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去问那些单位的老人,也不一定会问出答案。

   
在网上不停的查找资料之后,答案渐渐浮出水面:问题出在缺少高级玻璃材料之后,没有修改相关元件,而继续生产。实际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在光学设计,镜片加工,机身元器件加工已经完成。第一批有43组镜头的58-II相机生产出来了,质量不错。就在这时候,构成第三组的高色散玻璃胚突然断档了,苏修毁约或者美帝封锁原因不明。重新设计更改元件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所以在第三组的复合透镜位置,直接装上了单片透镜,其结果造成光学质量奇差。加上由钟表厂改型做的元件质量不稳定。顾客普遍反映58-II相机的质量有问题而不愿购买,以至销路不畅造成积压,19615月便全部停产了。

   
实际上,即使在当时没有高级玻璃的情况下,镜头在结构上稍作改动,照样可以拍出很清楚的照片来。我在七十年代初,在毫无资料的情况下,早已做成功。大体上说就是:减少后镜片垫桶3-4毫米,使后镜适当前移,就可以得到整个画面清晰的焦平面。用502胶粘结延长测距联动杆,就能对焦距变长后的镜头重新测距。一切只需要初中的光学知识和更改两个元件,会DIY的人应该都会做。这个问题为什么放到国营大企业就会造成停产呢?恐怕是由于官僚主义制度的僵化压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前苏联靠掠夺的他国的精华,虽然也曾达到相机工业的高峰,精华耗尽之后风光不再。

13  中科院数学所集体宿舍阳台。楼下二楼厕所旁的小黑屋里,那时有陈景润在歌德巴赫猜想。使用改良后的镜头成像效果良好。

14  同台相机拍摄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中关村老服务楼,牵小孩的女人走过时警惕地瞪了我一眼,怀疑是坏人收集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