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62378387
雷允上、蔡同德堂、童涵春堂
 
主持人: 吴翔
发布日期:2018-09-10 查看次数:4702
 

中药行业

元大德三年(1299年),松江府官医提领所设惠民局,官营药物制作和销售。明万历三年(1575年),奚述山在川沙开设长生药材店,坐堂经营。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姜衍泽堂药铺开业。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童涵春堂中药店开业。乾隆五十三年,大型中药店组成行会组织和义堂。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上海县城内有药号20余户,川沙、南汇、奉贤、青浦等县县城有10余户。道光十八年(1838年),阜昌参号开业,参茸业从中药店分出独立。道光二十七年,浙江嘉兴广生药行迁沪,在上海县城里咸瓜街设嘉广生药行。咸丰十年(1860年),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号在兴圣街(今永胜路)设分店;宋公祠药店从苏州迁沪,制售青盐陈皮,为上海中成药咸制品之始。光绪元年(1875年),广东药商在河南路设鹿芝馆,经营广帮中成药。光绪八年,蔡同德堂从汉口迁沪。光绪九年后,郑福兰堂等5家广帮药店开设。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中药店有近百家,以批发销售为主的药材行自成行业,专业参号有15户,后来,阜昌、德昌、葆大、元昌成为上海四大参店。

品牌经典:

中药行业是中国商业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悠久的产业文化赋予了重要行业招牌极深的文化内涵,其招牌样式古典优美,品牌名称富有诗意,多用“春”、“仁”、“福”等与德寿相关之词,强调了公益为主,盈利为辅的行业形象,且店铺多有楼牌,而楼牌多采亮色,使消费者走入店内时如临桃花仙境,虽未用其药却已有回春之感。


民国时期起,上海中药零售按照用药习惯分为本(或称江南)、京、广帮。本帮有胡庆余、雷允上、蔡同德、童涵春等,京帮有达仁堂、宏仁堂,广帮有郑福兰堂、鹿芝馆、种德园等。经营分饮片配方、丸散膏丹、药酒3类。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人文荟萃的苏州,吴门名医雷大升(字允上)开设了一家“雷允上诵芬堂老药铺”,以雷允上之医名坐堂行医、配制方药,始创雷允上,并有《要症方略》、《经病方论》、《丹丸方论》等典籍传世,这便是雷允上药店的前身。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今貌

 

上海开埠后,雷氏后代看到上海将来的发展前途,而苏州雷允上药店在太平天国期间又毁于战火,雷氏后代便在上海重振事业。至清咸丰十年(1860年),雷氏后人在上海民国路(今人民路486号)兴圣街口开设了雷允上诵芬堂药铺,专营细料丸散膏丹,在此后的40年中, 药店营业逐年保持平稳,并无大起大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药店营业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年江苏昆山一发生流行性瘟疫, 药品需要量急剧扩大, 雷诵芬堂所生产的成药均为适销对路的夏令药品,为此销量大增,营业额成倍上升, 获利十分可观。

                                                  

来沪名人为雷允上题写的匾额,其中不乏民国立法院长林森和将军张学良

 

    “雷允上”依靠其独特的“六神丸”“诸葛行军散”等名药为支柱,铺以热诚为顾客、病家服务的传统精神,代代相传,经久不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林森、于右任、张学良等名流政要长期服用雷渊上名药,感其疗效卓越,均专为雷允上题词增匾,盛赞有加。时有“北有同仁堂,南有雷允上”之典誉。

     

雷允上上海门店

 

作为沪上药号“四老”之一的雷允上,位于南京路的门店造型为极其传统的三进式店堂,外为门楼、内卫前厅、后为药房。其开放式的店堂使消费者一眼便得识见内堂匾额上的“申号”二字,从而产生了“雷允上是一家资本雄厚的大型连锁药号”的品牌认识,而针对品牌历史宣传与如何介绍自身竞争优势,药号门前“店老十万天乃诚信为本,药香九十国唯质量点击”对此作出了精彩陈述,其正合了雷允上跨越三个世纪(十万天约合273年)的品牌历史,而支撑品牌发展至今并远销海外的法宝惟有上乘的药品质量,结合高悬于门前的“雷允上”招牌“立体”地呈现在了消费者的眼前。一种低调但“无可争辩”的品牌形象深深地映入了读者脑海,使之产生了“吾尝久闻其名,今终得见君颜”的久违感。


创始于清朝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 7 8 3 )的童涵春堂国药号, 是上海市著名四大国药号中开设最早的一家, 距今已有二百十一年的历史。其余三家是雷允上开设于18 61, 蔡同德是1 8 82 , 胡庆余是19 1 6 , 沪上习惯上称它们是中药店中的“ 四兄弟”,老大当数童涵春堂。

童涵春堂最早叫竺涵春,坐落在小东门瓮城地段即现方淇中路宝带弄口。当时是只有一开间门面的小店,后来被一个宁波商人童善长看中,他特别欣赏招牌中“ 涵春” 两字,认为它是永葆青春的含意。在竺涵春店主因经营不善时,童善长盘下了小药铺。乃于清朝乾隆四十八年由童善长出资把竺涵春全部财产买了过来,改名为“ 童涵春堂”,寓意是“ 返老还童,永葆青春”,是年正是公元17 8 3 年。

童氏接管后,继承古方,搜罗验方,博采众方,坚持质量第一,赢得了广大顾客交口赞誉。从此代代相传,生意逐渐兴旺发达,同时更凭藉靠近黄浦江这条黄金水道,开拓内外贸易,注重信,生意蒸蒸日上。到了18 7 4 (清朝同治13 ),童涵春堂在上海滩上己成为稍有名声的大药店。童氏后代为显赫门第,特托人请当时科举状元陆润厚题写:“ 童涵春堂”四个大字作为药店的匾额, 高悬店堂正中,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

到公元1 8 9 7 年至1 9 18 年期间,是童涵春堂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的童涵春堂的店面已由原来一开间扩充到三开间五进深的前店后工场大店,人员也从几个人增至一百余人,加工饮片, 自制药酒和童涵春堂人参再造九,源源销往东南亚地区的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当时确有“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之势,成为上海国药业中的一大名店


                                    

童涵春堂旧址

     

童涵春堂店面

童涵春堂作为上海国药“四老”中开业最早的一家,早于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便于上海老城内开铺售药,至20世纪初已近150年历史,其控股资本也有原先的店东全权逐渐转变为董事会操盘,其在上海药品行业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与一些官铺媲美。这一独特背景使其在店铺招牌的设计上也显得更为从容与大胆,高耸的三层楼阁体现了童涵春堂较之沪上其它药商无可比与的雄厚财力,而社会对其使用朱漆金泥的默许也从侧面印证了童涵春堂在沪上良好的口碑与品牌名望,店铺二楼巨大的“药局”二字则极大的模糊了童涵春堂的“民企”身份,成功地营造了“官铺”资本雄厚,产品可靠的品牌形象。


清光绪八年九月初八( 公元1882 10 11 ) ,蔡眉卿(蔡同德堂创始人蔡鸿仪,字眉卿(嵋青),祖籍浙江宁波东乡潘火桥)断定日后上海的繁荣必将超越汉口等内地城市,于是将药店自汉口迁往上海,在英租界抛球场北面(今河南中路455号)建造坐西朝东石库门面房六进,建筑仿古,装修精致。第一进为门楼,左右相仿,天井周围,屏风栏杆,精工雕刻,走马阳台;第二进为店堂,南首丸散柜,北手饮片柜;第三进为客堂,两旁为经理室与账房间;其后三进为料房、储藏与厨房等。刀房设于前进两房厢房,细货房设于店楼上,店堂悬挂“鹿、鹤、寿星”商标图,格斗房设于客堂楼上。客堂中间横匾“继志”两字并加跋勉励后嗣继承先人创业济世之志,下款署:“光绪八年岁此 壬午李鸿章题。”蔡同德堂气势夺人,时有民谣称:“蔡氏同德堂,高高墙头像祠堂”既反映出蔡同德堂的知名度,也说明同德堂高大的楼宇给普通市民造成了某种神秘感。

                    

蔡同德堂临街店铺

 

自创业伊始,药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阶段,涌现出一大批至今仍为广大客户所津津乐道的名牌产品,如纯黑驴皮胶、龟腹版胶,虎骨胶、鹿角胶、虎骨木瓜酒、洞天长春膏、癫狂龙虎丸、妇科玉液金丹、肥儿八珍膏等。

       

蔡同德堂药罐

 

1932年,蔡同德堂药号又聘请名画家吴道之重绘“鹿鹤寿星”图,悬挂于店堂正中。193210月,蔡氏后人蔡和霄以此申请核准注册商标,至今仍是蔡同德堂的注册商标之一。随着“鹿鹤寿星”商标的注册成功,蔡同德堂更是名声在外,市民和外地顾客认准“鹿鹤寿星”图,看到它即知是蔡同德堂产品,由于蔡同德堂选料精良道地、加工精细、用量准足,恪守店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用户信得过,从而生意兴旺、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很快跻身为旧上海中药四大户之一。


1913年,北京同仁堂在上海开设京都达仁堂,为上海第一家京帮中成药店。次年,全市药材批发行全业存货量价值195.6万两白银。1916年,药材行有40余家,上海成为全国中药材集散地之一。是年,杭州胡庆余堂在上海设分号。上海中药店形成3个主要帮别:本帮(江南帮)、广帮和京帮,童涵春堂、雷允上诵芬堂、蔡同德堂和胡庆余堂为沪上四大中药店。1921年,徐重道药号开设,后陆续在市内设16家分店。1927年,全市有中药店约300家、参茸店50家。

1929~1930年,本埠国药号年营业额约银元700万元,其中胡庆余堂70余万元、童涵春堂60余万元、蔡同德堂45万元、徐重道国药号80余万元、姜衍泽国药号12万元、冯存仁堂10万元、苏存德堂8万元。以上药店营业,饮片占3/10、丸散占7/101952年,市区中药社会零售额1280万元。

1930年,市内中药店营业总额约银元700万元。1936年,全市中药店约500家,从业人员5400人;药材行108家,分行、拆两类,年销售额银元3000万元,经营品种1000余种。上海沦陷后,南市、闸北、虹口的中药店遭毁或被迫停业的有百余家;开设在南市的参号、药材行竞相迁入租界。19495月,全市有药材行246家、参茸店75家、中药店778家,从业人员9380人。

民国时期上海中药行业产品展示厅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商蒙疆公司从东北掠夺药材运沪倾销,伪中国药材公司控制汉口、九江、芜湖沿长江一带货源。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南地区药材运来上海。美国西药倾销中国,中药市场受挫,各地药材上市逐年减少,进货量下降。

1957年,零售额2431万元,收受药帖1768万帖。1960年,黄浦区药材公司要求中心店经营备齐1200个以上品种,卫星店备齐900个以上品种。童涵春北号经营目录品种从970种增至1400种。童涵春南号确定门市部和各中心店必备经营目录品种饮片1039种、成药570种。19658月,市药材公司选定22种中药作为下乡成药。全市10个郊县300余家药店、新药店和900余家农村下伸店经营中成药。1969年,推广中草药。1970年,群力草药店经营中药1054种,其中中草药352种,全年营业额80万元。1979年,市药材公司指定童涵春、蔡同德、雷允上以及上海市药材公司贸易中心设立14个收取外汇兑换券的供应点(柜),在友谊商店、国际饭店、锦江饭店等30余家大型宾馆购物中心设立中药商品专柜,销售精制饮片、人参、鹿茸、珍珠粉和高档药酒等120余种。是年,旅游商品营业额100万元,19901270万元。1980年,全市中药社会零售额1.22亿元,19842.3亿元,19908.23亿元。中成药销售超过中药饮片配方,中成药成为医疗单位、企事业单位医务室和门市零售的主体商品。1995年,中成药销售1.84亿元,其中药材4.05亿元,参茸2.91亿元、成药11.8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