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62378387
中西大药房、福熙大药房
 
主持人: 吴翔
发布日期:2018-04-16 查看次数:2983
 

西 药 行 业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商查顿·马地臣(William Jardine James Matheson)开设怡和洋行,兼营西药。道光三十年,英国医生撤敦(Churton C.S.)在外洋泾桥(今延安东路外滩)开设大英医院(药房),经营家用成药、补剂等。光绪十三年(1887年),上海有兼营西药的外商洋行8家,外商药房有老德记药房、屈臣氏药房、科发药房等12家。药房以经营欧美成药为主,配方为次,兼营医疗器械、化妆品、烟、酒、糖果、冷饮、照相材料、卫生设备、石印材料以及代客办货等,在市内和外地设分店或联号40余处;光绪十四年六月初一,顾松泉在福州路创办上海第一家华商药房中西药房,经营仿照外商药房,西药靠进口,调制本牌成药70种。此后,华商药房华英、中法、五洲、华美等相继开设。宣统三年(1911年),有华商药房28家,经营药品200余种,大药房兼营批发,货源主要进口,中小药房向大药房进货。外商药房24家,其中英商15家,另有22家洋行兼营西药。


1932年白花节时俄侨青少年在霞飞路一家药店前劝捐

 


品牌故事:

 

52日为俄国的白花节,旅沪俄侨常在这天举办各种慈善活动。图为1932年白花节时俄侨青少年在霞飞路一家药店前劝捐,以帮助结核病患者。

 

 


西药行业作为上海开埠后兴起的行业,早期多由来沪西人经营,面向西人群体,故招牌也多以外文为主,造型舒展流畅,字体饱满优美。而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西医“药到病除”的优点开始广泛为华人所认可,并开始有华人加入到该行业中,较之西人招牌注重招牌品味与格调,华人则注重突出“西”字,以示自家药品正宗,并多有招匾合一的风格。

 

19世纪后半叶,上海华商药房零售进口西药,制售本牌成药,经营药品200余种,兼营医疗器械、照相材料、石印器材、化妆品、糖果、饮料、罐头食品、酒、板烟筒等。

   

    19世纪80年代, 就职于英商大英医院(药房)的中国职工顾松泉认为如果国人筹办药房,营业前途必定可操胜券。乃辞去医院职务,开始筹办药房。清光绪十四年六月初一日(188879),顾与友人徐亦庄、程尧臣等人合资创办上海第一家民族资本药房。

光绪十四年四月初一日,中西药房筹备就绪时,《申报》刊登《先行交易,然后择吉开张》的启事。启事说:“本药房自运泰西各国上品药材,不惜工本,详加泡制灵验丸散膏丹,各种药水药酒,务期性质和平,功用神速,庶可药到病除,则不负济世之苦心也,一切皆平价发兑,以及医局需用药料批发价钱照别家格外公道。兼售化学电镀器具、照相镜匣、照相药水、量药玻璃杯尺、牛痘苗管、刀针。凡医家所用器皿,一应俱全。精制诸般香玩、香皂、香粉、香水等物,承办各厂石印机器、油墨材料等项。一经定妥,约期无误......

光绪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申报》刊登一则上海中西大药房今择吉光绪十四年六月初一日大开张的广告,内容是:“本药房开张上海四马路中市转角座南朝北大洋房内,自运泰西各国药材发客,精选灵验良方,秘制诸般药水、药酒以及丸散膏丹,业已修合齐全,讲究精求,无微不至……自开张日起至一月为止,所有治病各药,门庄零兑照码八折,批发趸买格外公道。本药房推心济世,原欲善与人同,倘承仕商赐教,务请认明牌号,庶不致误”。



福州路上的中西大药房招牌


 

    光绪十四年六月初一日,中西药房正式开业,成为上海第一家民族资本创办的西药房,打破了30多年来上海西药市场被外商独占的局面,作为第一家中国人经营的西药店,中西的外文招牌名称为“Great China Dispensary”。 而作为上海的几家知名药房中,唯一一家将首店设在近邻宝善街(闻名国内外的红灯区)的福州路上,以今日之眼光,不仅感叹中西大药房目标客户之明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华商药厂得到发展,国产药品投放市场增多。日本药品乘虚而入,日商药房从6家增至15家。1919年五四运动后,抵制外货,提倡国货,药房发展本牌成药,中法药房有本牌药500余种,五洲药房有780种。大药房注重经营进口原料药,1936年进口原料药69种,占西药进口金额22.69%。中小药房以零售为主,有的设配方业务,销售成药、制剂、卫生用品及化妆品。行人多的地方,延长营业时间,夏令昼夜不歇;有的药房接方送药,凭折取货,月末结帐。上海沦陷后,上海租界人口增多,药品销售上升,中小药房勤进快销,延长营业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型药房分配到较多的日伪物资,1945年,全市有西药行、药房653家,大多经营投机买卖。抗日战争胜利后,欧美各国恢复对华出口,市场货源趋缓,药房多收购美国倾销物资,取得较多利润,外商和华商药房均迅速增加。中小药房吸取附近居民零星存款筹措资金,有的还做黑市买卖或囤积商品。1948819日,由于物价暴涨,国民政府实行限价,西药成为重要的囤积物品,药房和西药行增开91家,开闭频繁,零售药房损失惨重。

 

外商开设的信谊大药房,先设于霞飞路443号、746号、812号、业主罗赫林等

 

1936年,外商药房75家,营业额410万元,占上海药房营业总额9%;华商药房166家,从业人员2010人。中西、中法、五洲、华美4家药房在国内22个省113个城镇设立领牌联号187家,还在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设立5家领牌联号。上海沦陷后,外商药房撤走,至1941年,剩5家药房、6家兼营西药洋行。租界人口激增,药价上涨,药店增加。1946年,西药行、药房闭歇82家。其间,出现大批药品摊贩,出售走私或偷运的肺病治疗药,抗生素和维生素补药等。1947年,全市西药商617家,资本万元以下的占83%以上,出现西药交易市场。19495月,全市西药商户636家,从业人员4418人,外商药房剩美商科发药房1家。

 

 

               福熙大药房外貌,业主费杜连科


       1949年6月,上海市军管会接管扬子建业公司和远洋贸易公司医药器械,筹建国营中国西药公司(1950年2月1日成立)。11月,成立西药市场管理委员会。1950年4月,中国西药公司划归中国进口公司华东区公司,5月并入华东人民制药公司。1951年6月,西药市场管理委员会改组成立上海新药交易所,政府规定私营西药商业、国际贸易商、制药工厂和埠际商、中间人等只能在交易场所内交易。1952年10月,成立中国医药公司上海分公司,经办上海市和邻近地区药品批发业务,供应公营单位为主,对私营药商实行持牌配售。11月,成立中国医药公司上海采购供应站,负责收购国营药厂产品和私营药厂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接收国家计划进口西药和向全国调拨沪产医药产品。1953年11月,建立中国医药公司上海分公司第一门市部。1953年末,私营西药商店减至390家,其中零售301家、批发89家。是年起,通过内部调拨形式(简称市外调出)向全国供应沪产药品。同时,上海开始承担国内自然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急需药品供应,经常贮备急救药械,随时紧急调用,延续至今。1955年,全市私营医药批发商全部歇业。1956年1月,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市296家私营药房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后,调整机构和网点。1956年末,全市建立福州路等4个批发所,供应零售药房;10个区设立区医药公司(区店),行政管理区内药房;全市药房撤并为242家。1958年,江苏省上海、松江等10县划属上海市,各县在县百货公司内设西药经营机构。1959年1月,中国医药公司上海采购供应站和市医药公司合并,保留站名。1962年7月,站、司分开。1963年,10个郊县均建医药(药材)公司,三级批发单位调整为19家。1965年,农村1239家合作商店兼营西药。1969年,各县实行合作医疗,增加药品供应。1970年后,郊县在公社医药商店设四级代批点,负责合作医疗、社办企业和兽医等药品供应业务。1971年,市区推行合作医疗,建立里弄卫生站,全市新建保健站1900余个,市区药房供应集团量比上年增50%。1972年,市区药房归口市药材公司,区医药公司与区药材公司合并,撤并部分药房,出现中西药同营药店。1975年9月,成立上海市医药公司新药试销经营部。1976年,全市药房143家,为解放后最少,市内批发销售1.65亿元,调市外4.49亿元。

1979年后,放开西药商业经营。1989年,上海市医药公司与市内266所医院签订主要商品供应协议,对35所大中型医院实行优先供应。1990年,市内批发销售5.94亿元,市区零售1.52亿元(其中公费劳保5656万元),调往市外5.19亿元。19811990年,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采购供应站、上海市医药公司累计进口西药6.48亿元。1993年,上海市医药公司成立进出口贸易部,与东南亚、非洲、南美洲、欧洲、日本建立出口贸易关系。19941995年,上海市医药公司在香港、澳门、新加坡、尼日利亚、扎伊尔建立海外公司。199512月,上海市医药公司改组成立上海市医药有限公司。90年代起,医院向药厂直接进货扩大,中国医药公司上海采购供应站收缩、淘汰1131个品种规格,在国内终止244家老客户业务,增加141家新客户业务。1995年,全市有西药批发单位57家、零售商店210家,批发销售10.65亿元,调市外5.30亿元。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采购供应站、上海市医药公司进口西药1.85亿元。

 

福熙大药房内景

信谊大药房内景